※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实务 >> 潍坊优秀党员社工风彩 >> 正文
杨守伟:用母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时间:2017/4/27来源:点击量:

 

杨守伟,女,汉族,1971年11月出生,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护理员。她十六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当好孤残儿童的亲妈妈,用母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最美社工、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最美劳动者、山东省“平凡魅力、感动齐鲁”十大新闻人物、山东省第二届十大母亲等荣誉称号。

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坐落在潍坊市高新区,美丽的浞河西邻,这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群体:孤残儿童,他们或遭遇不幸,或被父母抛弃,人生的第一步便遭受了命运的苦难和不公。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这里,他们有一位“好妈妈”——杨守伟。

16年前,杨守伟怀着美丽的梦想来到儿童福利院工作,初为人母的她第一次接触孤残孩子时被深深的震撼了: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母亲,竟舍得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竟然还有这么多可怜的孩子没有妈妈……母亲的天性让杨守伟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让这些可怜的孩子找到母亲般的关爱和温暖。

至爱无声:孩子们找到了“妈妈”

福利院里的孩子大多有残疾,病形各异,轻重不同,照顾好这些孩子,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母爱的慈怜和耐心。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女孩方安敏因为早产,刚入院时还不到3斤,器官发育不全,营养严重不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杨守伟毫不犹豫地向院领导“请缨”,主动承担起对小安敏的护理工作。由于那时还没有婴儿保温箱,杨守伟为了给她保持体温,坚持24小时用热水袋,每隔两小时喂一次奶,比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还细心。经过数十天的悉心照料,硬是将小安敏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福利院还有一些患重病的孩子,因为怕传染,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辞职离开。杨守伟也担心过,但想到孩子们的悲惨处境,她毅然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和义务。2010年正月初五,正在休假的杨守伟接到同事带着哭声的电话:“杨姐,你快来吧,来了一个艾滋病患儿,我们很害怕。”杨守伟二话没说跑到单位,看到了这个皮肤雪白的艾滋病患儿雪雪。艾滋病,多么可怕的字眼,可是杨守伟并没有被吓倒,作为这里的负责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守伟在第一时间镇静地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艾滋病病情,主动负起照料雪雪的责任。由于当时孩子瘦得皮包骨头,无法注射点滴,她就一滴一滴地,一次2毫升、3毫升,不间断地喂盐水。为了打消其他护理员的顾虑,让大家一起照顾雪雪,杨守伟咨询了防疫站的专家,还给联合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医学博士马郎发去了邮件咨询,了解到原来雪雪是与真正的艾滋病患者是不一样的,只是出生时她的母亲是艾滋病患者,雪雪的抗体阳性是有可能转阴的,只要做好防护措施,护理人员是没有危险的。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雪雪很快就胖了起来,而且在8个多月体检的时候,抗体转阴了,大家都为此高兴地留下了眼泪。

在杨守伟的护理生涯中,鱼鳞病患儿方晓玉也让她印象深刻。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时,有些心理准备的杨守伟也被吓呆了,只见这个孩子全身的皮肤如同烧焦了一样呈鱼鳞状翻裂着,身上的许多伤口都已经化了脓。但稍稍镇定后,杨守伟依然微笑上前紧紧地抱起这个孩子,给她洗澡、消毒,换上干净的衣服。鱼鳞病是无法根治的顽症,护理难度很大。但杨守伟坚持定期给晓玉洗澡,每天按时涂药,尽可能多的给她拥抱和鼓励。几个月后,晓玉有了很大的变化,多处皮肤能看见正常的肤色,一直都不说话的她竟开口叫起了“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在杨守伟眼里,这些孩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面对孩子们亲切的呼唤和幸福的微笑,杨守伟心里甜甜的、暖暖的。“我是这些孩子的妈妈,孩子们需要我,我们就是一家人。”杨守伟说到了,也做到了。

求索无涯:成长为护理“全能战士”

多年的护理经历让杨守伟深切感受到了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她意识到,要照顾好孩子仅靠一份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改进护理技能。怎么办?高中毕业、毫无护理专业基础的杨守伟买来了学习资料,准备啃下一块块“硬骨头”。

没有时间,她就放弃节假日;没有老师,她就四处求教。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深夜回家的杨守伟将桌椅搬进了楼道,借着手电一字一句琢磨;为了掌握按摩时的技法和火候,杨守伟转遍了潍坊的盲人按摩店,甚至免费打了一个多月的“小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努力,杨守伟先后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孤残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营养师、康复保健师、蒙特梭利中级教师等多项资格证书。她总结出了早产儿护理的三个关键措施,花费了十几个日夜为脑瘫患儿设计了“脑瘫衣”,为唇腭裂患儿设计了专用奶瓶等,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赞扬。省立医院的护士长解晨称赞杨守伟是“全省十万护士的楷模”,全国人大代表康凤英参观儿童福利院后说:“杨守伟把这些残疾的孩子护理地这么好,真是个奇迹!”

杨守伟认为,情感上“疗伤”更有助于孩子们的康复,提出每天给孩子们做抚触、做亲子操、脱离床铺,每天对孩子抚触至少2次、拥抱最少7次、每天2次将孩子们抱到地垫上……抚触和脱离床铺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杨守伟创新护理模式的决心。

近两年,杨守伟通过学习外地先进做法并结合自身经验反复摸索,服务模式和方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采取生活教育、生活康复、早期教育多种模式并重,使每个儿童在点滴的生活护理中也得到教育和康复锻炼。为提高护理的针对性,她还先后开创了个案护理、心理护理、交叉护理、口腔护理等多种护理方式。特别是口腔护理,护理员把无菌纱布缠在手指上蘸取生理盐水为儿童清洁每一颗牙齿,不仅保证了儿童的牙齿健康,减轻了口腔的异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感受到了护理妈妈的专注、关爱,增强了亲子关系,孩子们纷纷从最初的不配合咬护理妈妈的手到现在每天期待做口腔护理。杨守伟的这些创新做法先后得到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等机构的认可并向全国其他福利院推广,婴幼儿触摸墙更是被基金会专家评为全国首创。

为了让每一位护理妈妈对孩子的爱更有重量,杨守伟购买各类书籍、每天组织业务学习交流、向院领导争取外出学习机会、组织护理技能大比武,鼓励护理妈妈团队认真学习,提高整体水平。护理员妈妈们的知识提高了,对孩子们的照顾也更加科学、更加细心。护理妈妈团队在杨守伟的带领下,先后获得 “潍坊市巾帼文明示岗”、“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奉献无悔:心底无私天地宽

这些年来,杨守伟的时间几乎全被院里的孩子占满了,而给予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对女儿,一直心存愧疚。2004年,杨守伟和同事带着三岁患儿张黎明到医院做唇裂修补手术,术后剧烈的疼痛让小黎明不停地挣扎哭闹。为了避免他刚刚缝好的嘴唇再次裂开,杨守伟几乎连续抱了他三天三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女儿在家发高烧,不吃饭不睡觉,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家人只好给杨守伟去了电话。杨守伟怀里正抱着刚刚稳定下来的小黎明,轻声对女儿说:“这里也有一个妈妈的孩子,也需要妈妈陪着他,等他好了之后,妈妈就回家陪着你。”女儿的哭声越来越大,杨守伟“狠心”挂断了电话。因为这件事,女儿有好长时间都不愿和她亲近。从小到大,女儿一直在抱怨她,小时候抱怨没有时间陪自己,长大后抱怨她不爱惜身体,没白没黑地扑在工作上。嘴上虽然这么说,女儿却非常懂事,现在,年年都会拿压岁钱给院里的孩子买礼物,放假了就和同学来做义工。杨守伟家庭并不宽裕,但在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得到5000元奖金后,她全部捐献给了儿童福利院。

十几年来,有多少个孩子在杨守伟的怀抱里健康长大,已数不清了。她在儿童福利院默默工作,为了孤残儿童的幸福挥洒血汗、无怨无悔。很多人劝杨守伟辞职,因为这项工作太辛苦了,但杨守伟总是淡淡一笑,笑里是幸福,是无憾。现在的杨守伟已是荣誉满身,但她的干劲反而更足了,用她的话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应该干的,因为我是一位‘妈妈’,更是一名党员!”

页面顶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关闭

Copyright © 2017 Weifang Social 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单位:潍坊新闻网
潍坊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07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