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协会领导关于赴美参加中国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分享
时间:2017/4/11来源:点击量:

山东省潍坊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社工师 教授 张新民

近年来,专业社会工作已深入各社会服务领域,从社会救助、社区服务、防灾救灾等领域拓展到社区矫正、禁毒戒毒、青少年事务等,新兴领域、新知识不断地深入和更新;运用理性情绪治疗、家庭治疗等临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服务等养老领域中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成为发展趋势;与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化发展的路径亟待探索。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全行业的发展、与之延伸的实务领域的专业手法都面临着借鉴与本土化的挑战,既要清晰地了解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趋势,明确发展定位,又需要更多的机会全面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探索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路径及发展策略,了解社会组织可持续化运作方式,促进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借鉴国际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及机构的发展经验,助推事业突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举办了“中国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共23人出团,于北京时间3月26日下午18:25分乘坐航班进行为期12天的美国参访和学习。本次研修班重点参访了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级协会;位于纽约的医疗照护及社工机构;以及位于波士顿的社会工作大学等。学院员为来自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古、湖南、湖北、广东等直辖市、省、自治区的社会工作管理人才。涵盖社工协会、开展社工专业大专院校、社工机构、医院、基金会等组织。

3月27号上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携“中国社会服务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访问了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AMTF)。该协会是唯一代表全美婚姻家庭治疗师的协会。

3月28日上午,研修班来到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CEO麦克雷恩(Angelo McClain)及相关负责人接待了研修班全体同学,并介绍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主要职能及美国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

3月30日参观了瑪摩利医院及菠萝园康复中心,在与社工们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相当多的美国一线医院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伦理守则。例如,在美国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全能的概念。学校知识只是社工师资格的起点。社会工作者像一把雨伞,医生会知道病人得病史和治疗方法,而社工要知道病人的家庭背景、财务信息、教育背景、人生态度等等细节,就好像拥有很多骨架的一把伞。

社工又是一座桥,把病人和医疗团队联系在一起从而给病人一个完全的照顾。要时刻谨记社工是一个人生理念中的一种做人的态度。在工作中常常会有紧急的情况发生,要100%投入。用社工的理念和专业去帮助病人。

档案记录对于美国社工非常重要,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档案整理工作。他们认为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工作。社会工作者身边很多人会影响社工的心情包括病人,因此移情和反移情非常重要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时候病人与家属会认为只有在医院中病人才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但实际上,病人在疗养院、复健中心或者家里都会得到更好的照护。因此社工要通过团队活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教育、疏导,让他们知道其实病人在医院并不会加快康复,反而在家中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康复。

在该医院工作的拥有20年社工经验的华裔临床社会工作师甘础琪老师与研修班学员们分享了他的临终关怀社工实务经验。

在美国临终关怀和舒缓服务常放在一起。社工每月探望病人一次。对于临终关怀来说重点并不是临床,而是“后事”。美国50%临终病人属于癌症晚期患者,另外50%属于脑退化(心肺及肾功能衰竭)。

临终关怀的的医务期限是28天。医生在诊断患者为临终病人后签名确定临终关怀,三个月后要重新评估。美国有专门的临终关怀医生,但收费昂贵。专门临终关怀医院平均每天8000-10000美元。而在普通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每天625美元。上门提供临终关怀照护一天三小时一共5天,平均每天400美元。在病人去世后,哀伤小组会跟踪家属13个月。

在临终关怀过程中社工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工也必须拥有全面的社工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例如医疗、法律、财务等等。需要有充足的经历共情与同理,并且对生死有一定见解。与家属沟通时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要恰到好处。

上述参访使我们对医务社工的职能和边界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目前,国内医务社会工作刚刚起步,职能等仍然不明确。通过参访,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模型。对于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可以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参访完上面两个医疗机构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这天第三个参观点:日落家庭服务中心。

该中心主要为周边华人社区提供婚姻家庭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每年服务300个家庭,平均每名社工每月要服务15个家庭,以解决家庭暴力、重组家庭、青少年教育、药物滥用、情绪控制等问题。该机构经费全部为政府购买。

中心一线华人社工赵璐为学员们介绍了家庭治疗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师与家庭治疗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员们了解了美国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流派和基本假设。赵璐的分享清晰地为学员们解构了美国婚姻家庭治疗体系,让我们系统地看到了美国家庭通常出现的问题和治疗的方法。家庭治疗方法目前在国内刚刚兴起,此次学习将为回到国内后进行家庭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

3月31日,中国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同学们来到了位于纽约市的“大哥哥大姐姐”中心、阿尔伯特艾利斯学院与佳盛日间活动中心。

纽约市“大哥哥大姐姐”中心(Big Brother Big Sister of NYC)成立于1904年,由当时一名法官发起并成立,旨在避免年轻人误入歧途。大哥哥大姐姐中心是美国第一所青少年行为指导机构,目前已成为一家美国全国性的服务机构。

该机构服务模式主要是招募合格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指导同性青少年,并全程进行督导。它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定点项目”、“社区项目和“移民项目”。定点项目于20年前开始,让公立高中与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招募企业员工为志愿者与同性高中生进行一对一配对,着重指导高中生们的就业及升学问题。同时,各个配对又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各种活动。整个指导过程将由大哥哥大姐姐中心社会工作者进行督导。社区项目中成年志愿者每周两次定期为7-17岁青少年提供指导,至少维持一年。社工定期督导支持。同时,鼓励关系良好的配对持久维持指导关系,直到孩子18岁为止。除了关于升学就业方面的指导外,更多是生活方面的指导。比定点项目更有弹性,更多元化。2001年,纽约大哥哥大姐姐中心开始发起移民项目,旨在帮助随父母刚刚移民到美国的青少年。2004开始设立华裔项目。目前已经有120对华裔配对。同时会讲中英文的专业社工为华裔配对提供帮助和引导。         

通过与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的交流,我们了解了配对志愿者及被指导家庭的遴选标准、配对SMART目标选择以及社工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纽约大哥哥大姐姐中心的访问,为我们为国内青少年社会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 

3月3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纽约市中心的阿尔伯特·艾利斯学院。 这家机构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之父、认知行为疗法(CBT)的鼻祖、世界上第二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1959年创办的,致力于REBT的研究、实践和培训推广的非营利性组织。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理论简单明了,干预方法直接了当,能够有效地帮助案主学会更理性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现任机构负责人、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关门弟子——克里斯蒂娜·多伊尔(Kristene A Doyle)博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该学院的运营模式及主要业务。目前该学院的主要业务包括全面心理评估、心理学学术研究及心理学教育培训。

通过多种培训项目,阿尔伯特艾利斯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13000名专业REBT咨询师。该学院目前还负责审核学术杂志《理性情感行为疗法期刊》,为REBT的研究和推广建立了平台。每月两次 ,进行公开心理咨询演示。同时,每月提供两次工作方式的培训。短期工作方式的培训一般不超过3小时,而更高级别的培训一般为3-4天。这些培训都可以通过其官网付费观看。这些培训不仅训练心理咨询师,还针对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研究生、以及所有以心理治疗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阿尔伯特艾利斯学院拥有6个干预和研究中心,分别为酗酒及滥用药物中心、易怒症中心、厌食症中心、强迫症中心、儿童家庭中心及心里评估中心。          

“行千里路破万卷书”,中国国内目前REBT疗法刚刚兴起,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方法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凤毛麟角。另外,由于翻译等原因,国内相关REBT类的书籍相对死板和教条。通过同多伊尔博士的交流,我们加深理解了REBT的操作过程、适用人群及负面影响。 

3月31日傍晚 佳盛日间活动中心

中国社会工作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来到了纽约的佳盛日间活动中心。该中心由当地华裔谢女士创办。针对65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日托型服务。包括: 教育课程、健身活动、社工服务、专车接送等服务。谢女士热情地为学员们介绍了美国全民医疗保险种类、护理行业的职业资格获取、老年照护机构开业要求、盈利模式等。让我们认识到在美国高福利制度社会体系下仍然存在漏洞。为我们从事养老行业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4月2日 我们走访了位于波士顿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大学3算美国名校,体验当地大学文化。了解了这三所学院的历史、建筑、学生构成和入学毕业机制。

    4月3日我们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纽约大学社工学院和大学睦邻之家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参访学习,学员们了解到美国十分重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也重视社会工作督导,督导贯穿社会工作始终,也贯穿社会工作教育过程。平均来讲美国社工薪酬待遇也不高。美国没有同国内一样的社工机构,社工存在于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当中,如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

美国更注重团队协作,社工只是团队中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专业社会服务人士的共同合作。美国发达的社会工作是建立在美国政府巨大投入的基础之上的。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Irwin Garfinkel教授介绍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最著名的社工学院。哥大社工学院对社工教育及研究有着强烈的追求。他期待能与中国社工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于哥伦比亚大学来说,不仅要为美国人民服务,更要服务于全世界人民。同时,希望中国社工团队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参访能有所收获。

之后,哥大社工学院各个部门主管分别介绍了各自部门职能和工作情况,包括: MSW项目部、专业实习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部、博士项目部、专业卓越部等部门。

哥大社工学院目前有12%的学生为国际学生,其中很多来自中国。哥伦比亚大学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也希望哥大的毕业生能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1952年,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第一个授予社会工作博士学位的大学。

学员们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友好而热烈的交流。哥大社工学院师生们表示,本次中国社会工作代表们的到访为进一步加强美中社会工作交流奠定了基础;从不同层面上分析比较了中美社会工作发展的差别,进而为两国社会工作共同发展提供了相互借鉴的依据。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与哥大师生分享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他欢迎哥伦比亚大学优秀中国社会工作毕业生能够回国加入中国社会工作者的大家庭,为祖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表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将为这些毕业生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双方就未来在教育培训、实习认证、文化交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4月3日下午,研修班学员参访了纽约大学社工学院。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为学员们介绍了纽约大学的MSW课程设置。MSW学制共两年,第一年为基础入门课程,第二年为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

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每年纽约大学社工学院有1000名学生在纽约各处实习。学生每周要实习3-4天,达到21小时,两年内完成1200小时实习。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是美国开设临床社会工作专业的7所大学之一,也是其中最大的一所。纽约大学目前已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分校。

学员们同纽约大学社工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双方解答了各自的问题,也对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充满了期待。

纽约大学社工学院的中国留美博士生袁也青分享了美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概况,重点讲解了美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体系结构与工作方法。

4月4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位于美国纽约下东区的大学睦邻之家社区服务中心。该机构是由三个纽约的大学生在社区睦邻运动的背景下成立的社区服务机构,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睦邻之家工作人员向学员们介绍了该机构的组织架构和项目运行情况。睦邻之家开展的项目众多,下设二十多个项目,最终都会落脚到家庭。

这些项目与社区联系紧密,最重要的是听取社区居民意愿,强化睦邻之家与社区的联系。服务对象包括从小朋友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服务项目涵盖老人中心、老年送餐服务、教育培训、艺术治疗、精神健康、危机青少年服务、心理咨询、社区心理门诊、稳定居住项目等。整个机构目前有全职员工550人。

学员们分别参观了它的早教中心、心理诊所和老年人中心。早教中心接收3至5岁幼儿,幼儿托管时间从8:30至15:30免费,超时适当收费。其它班的收费根据家庭收入决定,收入越少交的越少,甚至不收费。

心理诊所就开设在社区中心一楼一侧,由持证临床社工一对一疏导案主,各诊室为独立的封闭式的房间,而且为了尊重案主的隐私,每个房间(诊室)都设有噪音器,在开始做心理疏导时社会工作师会将噪音起器打开。诊费由医疗保险支付。

老人中心6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来娱乐、就餐等。鼓励早餐捐0.5元,午餐1元,当然不捐钱也可以得到食物。

据介绍,过去25年是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政府在这些项目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目前,中心经费的80%以上来自政府。

4月4日晚3个半小时的总结分享,当地时间10点30分结束:在纽约完成最后一天参观访问之后,我们回到宾馆会议室与美国一线华裔临床社工师梁峰一起分享了美国社工的个案管理、档案记录、社工督导、关系协调等方面问题,也分享总结了美国社会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谈到此次美国之行的感受,大家普遍认为,美国社会工作行业标准完备,机制完善,社会服务精细度高,分工详尽。美国机构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可以借鉴美国社工实务经验,加快社工本土化进程。建议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集中力量选择一些社会工作开展好的地区抓一些典型范例,然后进行全国推广。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表示,目前国内社工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落实中央政策,如何推动行业发展,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中社联在行业推动过程中希望社工人不要固步自封,加强联系与交流,以开放的心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此次美国游学,产生了很多想法,希望大家回国后要付诸实践。

刘京强调:“希望社工界形成一种氛围,共同交流,一起做出实实在在的案例,共同探讨社会服务模式,抓住社会工作发展先机,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共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4月5日当地时间早7点30分,进入返程。4月6日北京时间13点30飞回到北京。

页面顶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关闭

Copyright © 2017 Weifang Social 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单位:潍坊新闻网
潍坊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073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