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案例 >> 正文
战“疫”大考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思考
时间:2022/12/26来源:点击量:


2020年以来,世纪疫情在各地蔓延,特别是今年3月11日凌晨疫情在潍城突发,对社区基层组织、网格体系、物业管理、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工等基层队伍,进行了一次全方位、不留情面、抽丝剥茧般的大考。在无数双“阅卷人”眼睛的注视下,封控管理、流调溯源、全员核酸、生活保障等一道道“必答题”让基层压力骤增,平时基础抓得怎么样、“备考”是否充分、综合处置能力如何全都跃然纸上、一目了然。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大家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仅用1周时间实现了“动态清零”,到4月2日解除封控,22天打赢了一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战“疫”答卷。

一、在大战大考中,基层党组织经受住了检验

总体来看,这次疫情应对和防控处置急而不乱、忙中有序。全区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志愿者活跃在各个抗疫岗位,党员社工在一线日夜值守,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最前沿高高飘扬。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成效方面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

(一)强化了党建引领。从实“战”检验结果来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依托街道、社区、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硬核红心  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激活了物业“红心向党”的先锋力量,系统整合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方力量,联动织密防控网络、保障群众需求,打造战“疫”共同体,凝聚起了强大合力。

(1)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网格精细化治理体制机制,在“迅速反应、快速处置、封控到位、管理有序”应对疫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集中安排、分工负责,有利于精准施策、科学应对,有利于整合资源、统筹调度,“小网格”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大作用,有效保证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条不紊地落实到位。

(2)堡垒阵地更加牢固。“家门口”党群服务站、社工站、社工室成为了小区防疫一线的主阵地,不仅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办公服务场所,实打实的成为了群众身边的“红色堡垒”;而且作为小区党支部领导党员群众共同战“疫”的一线指挥部,群众知晓度、认可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形成了“有服务家门口获得、有问题家门口解决、有事情家门口商量”的党群共识。

(3)红色物业更加担当。通过持续抓党建引领提升物业服务,培育了一批服务优、办事实、行动快的“红心向党”物业和“红管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物业能够“逆行而上”坚守一线服务岗位,担当安全守门员、核检服务员、消杀战斗员、物资运输员,做了大量基础工作,成为了小区防控的主力军。

(二)锻炼了社工队伍。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奋力拼搏在一线、日夜坚守在一线,展现出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担当,不仅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更为重要的是锤炼了一支过硬社工队伍。

(1)积累了宝贵经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是最关键的因素。通过抗疫实“战”,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工作者应急处突、协调处置、做群众工作等综合能力素质;同时凝聚了团队意识,在携手冲锋、密切配合中把“同事情”升华为了“战友谊”,全面提升了队伍整体的默契度和战斗力。

(2)树立了良好形象。社区党委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工作安排细致、人性化,服务保障到位、精准化,信息沟通快捷、智慧化,群众组织有力、高效化,向广大群众传递了“我是社工我先上,战疫有我请放心”的积极信号,展示了“一心为民、敢打敢拼、埋头苦干、专业敬业”的社工形象,坚定了社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必胜信念。社区工作者始终坚守岗位,连续奋战多日,平均每天睡眠不足2小时,成为了群众拍手称赞的最美“逆行人”。

(3)转变了干部作风。通过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有效杜绝了“填表格防疫、拍脑袋抗疫”“口号多、行动少”“假积极、虚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多的是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责任,真正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中。

(4)夯实了治理基础。通过深入一线防控,全面摸透了社区、小区(网格)家底,详细掌握了各类人员特别是“老、弱、病、困”群体的基本情况和所想所需,全面加强了与党员群众、志愿者以及物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联系,为下步社区治理服务由点滴“量变”到加速“质变”夯实了基础。

(三)壮大了党的力量。总结这场战“疫”,更多的是一场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考验。

(1)把党员组织起来。针对小区封控后原有组织建制被打乱的情况,通过组建临时党支部、就地集结在职党员、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包靠等方式,重构组织体系、指挥体系,统一组织辖区内的在职党员、报到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离退休党员、非公企业党员等,亮身份、领岗位,迅速组成志愿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志愿者“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形成了强大战斗力。

(2)把群众发动起来。从面上看,各社区党委在这场战“疫”中不仅做到了一切为了群众,也做到了善于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通过组织发动党员群众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积极配合上级防控安排等,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实现了从“自己搭台自己唱”到“我来搭台众人唱”的工作方法转变。防控期间,全区2.1万名志愿者、380支志愿队伍、25支社会组织奋战在一线,有力地支援了抗疫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3)把骨干挖掘起来。在抗疫实践中,社区、小区党组织新发掘了一批热心肠、有能力、敢担当的党员和群众骨干,建立了党组织与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群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后续进一步整合多方力量参与治理、服务群众打下了基础。在疫情防控一线。

(四)密切了党群关系。平时对群众“有呼必应”,战时党组织才能“一呼百应”。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扎实的日常工作,更得益于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1)旗帜鲜明战疫情。社区、小区党组织利用121处“家门口”党群服务站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办公场所,整合闲置房、搭建帐篷板房等设立核酸检测、物资分发临时阵地570余处,在显著位置规范悬挂党旗;在核检、值守等固定岗位亮出党员先锋岗标牌、党员突击队旗帜;中共党员佩戴党员徽章或张贴党员身份标识,防控志愿者身着红马甲、红袖箍开展工作,大喇叭响起来、守夜灯亮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2)大张旗鼓搞宣传。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渠道以及工作日报告、战“疫”故事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群众身边的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知道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源、物业“红管家”等共同筑牢了“红色屏障”,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取得了事半功倍的防控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许多群众深受感动,纷纷将自家物资送到防疫一线,力所能及地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3)真心实意解民忧。对居家隔离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物业“红管家”专人结对联系、定期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在全员核酸检测、值班值守、环境消杀过程中,很多业主重新认识和认可了物业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也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下步红色物业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疫情视角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

这次疫情是对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一次突击大考,集中暴露出了一些城市管理方面的漏洞与不足,特别是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重新审视、密切关注,下定决心抓好整改、谋求突破,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主要有6个方面问题:

(一)全周期治理意识树得不牢。有的社区还缺乏常态化的应急管理思维,虽然思想和物资方面都有准备,也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但是当重大突发性事件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那一刻,在复杂情况和严峻形势面前,仍然会一时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干是“好”。比如,个别防范区域也“一刀切”搞全面封控,层层加码,导致了群众不满;有的社区对事态严重性认识不够,准备好了但没有行动,坐等上级安排,在关键时刻有“掉链子”的风险;社区志愿者主要从事一些“体力活”,没有充分把志愿者以及群众中懂医疗救助、善协调管理、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发挥更大作用;社会工作者以服务型、解决问题型为主,心理辅导、情绪干预等专业人员不足;有的社区在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时缺少组织经验,存在乱插队、间隔近、等待时间长、未提前采集信息、检测安排随意性大、没有准备检测贴纸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紧急状态、巨大压力下的快速处置和综合施策能力还有所不足,也说明社区在“平战结合、迅速转换”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在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居家保障有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在防范区域,部分住宅小区个人购物群、超市采购群、商品接龙等采购信息泛滥,小区业主与外界送货、送菜等不同个体频繁接触。一方面,防疫安全性没有保障,存在输入风险;另一方面,商品品质没有保证,存在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现象。这说明,有的社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防控上,在生活保障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细致,缺少规范、安全、齐备的保障平台,缺少统一下单、统一采购、统一消毒、统一配送的保障机制,还无法完全满足群众居家生活期间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在外来人员与小区业主接触方面管理得还不够严格、不够细致。另外,在对待居家隔离群众时,特别是个别不理解、隔离期延长人员,生活保障了,但是没有及时跟进做好思想工作和定期心理疏导,甚至一开始简单采取贴封条、装监控等强制措施,导致群众负面情绪激增,引起了不必要的投诉举报和矛盾纠纷。在组织核酸检测时,有的物业用大喇叭方式逐楼通知做核酸、反复播放注意事项,提醒效果很好,但是对学生群体考虑不够。一方面,长时间大声播放广播,影响了学生上网课,引起了部分家长不满;另一方面,由于做核酸时间安排和上课时间冲突,有的小区没有设置学生通道或利用课余时间专门给学生群体检测,导致有的学生只能“二选一”耽误了核酸检测。

(三)物业服务呈两极分化趋势。疫情的席卷猝不及防,在第一时间封控管控后,多数人居家,防控压力向小区倾斜,物业有没有能力组织志愿者,是否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外来流入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信息,是否能够紧紧把控住大门、车库、围栏、楼门这一道道安全防线,是否能够有序、高效、全覆盖地组织好每一轮核酸检测,是否能够召集和团结足够的力量来完成疫情防控任务,同时还要在做好自身防护基础上,开展日常的环境消杀、卫生清理、物资发放等工作,不仅是对街道、社区组织力的考验,更是对物业服务企业能力水平的“试金石”。这种情况下,一个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物业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小区物业能够担起来、顶起来,那么街道、社区就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织密面上的防控网。但是,如果物业连自己的员工都召集不起来,日常也没有准备口罩、酒精、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在业主中又缺少公信力、号召力,不仅无法帮助街道、社区共抗疫情,反过来还需要街道、社区介入甚至安排专人接手小区防控,额外增加了工作量。比如,在小区解封后办理通行证这件群众的“关键小事”上,有的物业借鉴之前经验和外地做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仅提前印制好了空白证件,而且同时提供柜台办理、上门办理、预约办理等多种方式,便捷高效,只待解封“一声令下”马上行动;有的物业虽然看到了上级发的解封公告,但简单认为“解封即解防”“万事大吉”了,也不考虑需要准备什么、下步应该干什么,等解封时“手忙脚乱”扎堆去印证件或者简单打印一张白纸,还得不停和业主解释“没准备好,再等等”;或者是“教条式”的一座楼一座楼的上门、一个人一个人的办理,办事效率低、等待时间长,个别小区解封2天了证件还没办完;有的还有“只限本人办理”“只能白天办理”等诸多条件,“上有大政策,下有小政策”,为了“不担责”给群众平添了无谓的麻烦,甚至引起个别着急复工人员积压情绪爆发,产生了矛盾冲突。

(四)管理思维仍大于治理理念。个别小区物业在管控措施上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现象,不管有没有风险、有没有防控需求,全部按照最严格的措施进行封控。对于确需出门的医疗救护、疫情防控等工作人员,不仅要让单位出具证明,还要单位写明“承担一切责任”,个人也要签订“后果自负”“出去了绝不再回来”的承诺书,使“硬核防控”成为了“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诚然防控工作难度大、发生问题后果严重,物业都愿意选择最保险的办法,用最不近人情的方式,来达到最大的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层层加码无可厚非。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定不能自己“心里明”,不愿相信群众、不敢告诉群众。要想方设法通过合适的渠道、时机和群众沟通清楚,不要让群众误解成“市里公开发布的封控政策为什么不算数,反倒是要听物业的”。要向群众解释明白即将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提前让群众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安排等各方面的准备,心里有底才不会慌乱,才能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必要误会和纠纷。另外,在封控管控过程中,由于个别物业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个别物业保安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把“服务责任”当成“管理权力”,甚至打着“政府”“防疫”的旗号颐指气使地“当大爷”,对老百姓拿架子、耍威风,既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又侵犯了群众的权益,人为地制造了一些矛盾。如果物业员工服务不好,群众每天见了堵心又闹心,满意度自然不会高。虽然是少数,但防控初期甚至是日常工作中也确实存在,应当引起重视。

(五)数字手段运用不尽如人意。虽然这次防控工作中,各类微信群、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减轻了防控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办事效率,但都还是“较初级”的数字化应用,大数据的实时感知、共享共用、精准推送等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比如,有的小区通过业主微信群下发核酸检测通知,这种“大水漫灌”式的通知有效覆盖效果不理想,约束性不强,也容易造成检测扎堆、信息漏看,而且由于检测时间、楼栋顺序等时有变化,导致部分居民长时间在“被动”等通知、等安排;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小程序方便快捷,但由于不能线上校核信息,存在信息误填、多人一码、人码不符等问题,虽然不影响核酸检测结果,但不便于统计真实的检测人数、个人检测次数,特别是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暂时查不到结果,无法百分百认定个别人员到底有没有做过核酸、是否存在瞒报漏做、是否存在别人替检等特殊情况,还有一定的漏洞。总的来说,疫情防控还是以人防物防为主,像人员出入手写登记、核酸检测由个人登记等等,不可避免地存在准确性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人脸识别、场所码等一些技术手段在当时还没有推广开来,现有的数字化治理手段在后台大数据链条方面也依然没有真正打通。

(六)对网络阵地的管控还不够。互联网特别是“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媒体已成为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等网络阵地,主流声音响不起来,就会被一些杂七杂八的噪音所占据。比如,微信群作为业主获取小区信息的主渠道,不时有个别人员传播一些关于疫情的“小道消息”,甚至有少数别有用心人员恶意起哄、煽动。这时,如果街道、社区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没有人在小区微信群里出来说明,或者群里没有及时发布最新的准确信息,而物业又担心站出来说话会被当成攻击对象,那么很容易造成不明真相群众的恐慌,不利于防控政策落实。现在短视频流行,一些群众个人随手拍摄疫情防控相关视频传到网上,又被推送给附近、同城人不停扩散,甚至还可能被人通过篡改时间、无端造谣、移花接木等方式恶意传播,不仅产生了不良影响,还增加基层了向群众解释、答复、辟谣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作被动。另外,这也体现出基层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还是不够,面上缺少由基层党组织主导、群众广泛知晓并认可的网络阵地,宣传工作中还缺少擅长信息撰写、摄影摄像、视频剪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稿宣传以传统文字照片为主且质量一般,宣传渠道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下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三、找准切入点,在大战大考后乘势而上

(一)把党建引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统起来”,激活治理内生动力。应制定建强一个核心“领着干”、织密一张网络“分头干”、完善一套机制“抢着干”等“十个一”措施,着力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嵌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力量。有关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政法、民政、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水、电、气、暖、通信等民生保障单位共同参与,建立起了统一领导、顶格推进、简约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体系。各街道作为基层治理的主阵地,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抓扎实、抓到位。

(二)把“平战结合”的管用办法“用起来”,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力、战斗力。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要求,厘清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干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防控职责任务,突出政策指导、岗位指导、实战指导、防护指导,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建立一支专常兼备、力量充足、日常支持、应急支援的防控骨干队伍。有的社区党委结合各自实际,适时、适当规模召开了疫情防控总结暨表扬大会,总结战时经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向群众介绍党组织领导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成果,振奋民心,凝聚人心,教育引导继续积极支持和配合常态化防控工作;选树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表扬一批在防控中作出贡献的社工、党员、志愿者、物业、社会组织、报到单位等,通过赠送纪念品、发放锦旗、写感谢信、颁发证书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联系、加强交流,建立了“平时共建、应急支援”的常态长效机制。有的街道党工委组织抗疫一线党支部,利用工作间隙开展“我与党旗合个影  抗疫一线践初心”等主题活动,以党旗为见证、以党徽为特写,通过集体合影、镜头抓拍等形式,对一线抗疫工作进行纪实,包括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重温入党誓词、党群一家亲等内容;通过“对党说句心里话”的形式,记录疫情防控前后党员群众的内心活动、所思所想;收集防控期间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信件等,为下步讲好战“疫”故事、总结防控经验、开展党性教育、宣传党的工作提供一手资料。有的社区党委在解封时组织开展了有意义的小规模党群活动,同步加强思想引导、信息传导、舆情疏导,宣讲防疫政策,营造了常态化防控的良好氛围。

(三)把小区党支部建设“实起来”,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把治理落地在小区。实践证明,一切工作到支部是党的强大优势。通过指导街道、社区实体化运行小区党支部,全面理顺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架构,把主题党日、发展党员、党群服务、网格治理等党的工作落实到支部、落地在小区。通过设岗定责、推选楼栋长等做法,把党员群众组织和发动在小区。深入总结提升小区以近邻议事、睦邻文化、亲邻家和为主要内容的“邻里一家亲”小区工作法,把住宅小区作为一个个战斗单元,建立健全“社区党委抓总、小区支部抓片、近邻小组包楼、党员责任到户”的城市基层工作体系,把社工站、社工室的社工队伍力量发挥出来,用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推动治理和服务进楼组、进楼道、进家庭,从源头上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在“家门口”实现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

(四)把党员志愿者队伍“抓起来”,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骨干作用。对于在这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的在职党员、无职党员以及群众骨干,首先,正式吸收他们加入到小区志愿者队伍中来,在小区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日常志愿活动,悬挂党员家庭标识牌;其次,逐渐引导他们参与到网格治理、近邻议事、物业监督、业委会等小区事务中来,更好地发挥模范作用,带头支持小区党支部和红色物业等各项工作;再次,充分挖掘小区内部潜能,通过党员带头,把业主中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维修工人、摄影师等有专业技能的“能人”“骨干”发动起来,平时是居民,战时成“战士”,释放“一切依靠群众”的最大效能。

(五)把物业服务企业“管起来”,提升服务品质,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公开表扬表彰一批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的优秀物业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红管家”、物业从业人员,营造了“大抓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的浓厚社会氛围。对防控措施不到位、群众意见较大、造成负面影响的物业服务企业,有关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约谈主要负责人,问题严重、整改不到位的一律按程序启动退出机制。在人口规模偏大的住宅小区,在对网格动态“微调整”基础上,探索“微网格+红管家”治理模式,根据楼组空间分布和人员组成,将同一物业项目的居民区再细划为二级“微网格”,指导物业配齐配强“红管家”,按照“一网格一管家、一业主一管家”的方式开展常态化联系,实现物业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精准全覆盖,着力打造品质物业、品牌物业。

(六)把社区基础保障工作“强起来”,不断丰富城市基层党建的品牌内涵。结合村改社区转型攻坚,统筹科学调整社区规模,持续抓好专职社工队伍建设,建立“3岗18级”薪酬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好轮休、补休、体检等关心关爱措施,帮助解决个人实际困难。发挥区社工协会作用,建设社工实训基地,重点提升社工组织动员能力、协调各方本领、防控专业技能等等。对社区年轻后备骨干重点培养,充分发挥社区书记工作室“传帮带”作用,打破地域开展挂职交流锻炼,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立足群众需要,配备近邻议事、睦邻活动、鸢都轻骑兵驿站、防疫物资储备等功能场所,引导在职党员、热心群众以及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小区治理,做优做实功能齐全、平战兼备、群众认可的“红色堡垒”。

                                               

                     作者:中共潍坊市潍城区委组织部助理社会工作师     马良

                         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仓南社区社会工作师     张霞

                                        (2022年12月)


页面顶部】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关闭

Copyright © 2017 Weifang Social 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单位:潍坊新闻网
潍坊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3007345号-1